電視直播奧運男子單車公路賽,勾起早年到巴西遊學的片段。遊巴西里約熱內爐,沒有走進貧民窟,算不上看到這城市面貌之三分一。
里約城市佈局以旅遊發展為依歸,沿海全是酒店、商業發展,但沿山滿佈貧民自己搭建的社區及居所,這亦是世界最大的貧民窟之一,接近里約四分一人口,即超過140萬人。五星級酒店及千萬豪宅與貧民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。
依山而建、層層叠叠、左迫右擠,貧民窟覆蓋之大令我呆木若驚。沒有既定街道闊度,沒有明顯街號樓名,根本沒有規劃、沒有法規,只有生存。街頭巷尾人跡罕見,可能當地人忙於為口奔馳,只見孩子們在屋與山邊之半片空地鬥波,用水喉通拼砌成龍門架,用紙、布碎集結成足球。居住環境之擠迫及簡陋情況有如昔日九龍城寨。住在貧民窟,有電才有生活。大街小巷的天空掛滿電線,於頭頂上左穿右插,偷電、搶電情況極為嚴重。亦不乏看見一些樓房已塌下半層或被山泥沖毀,但樓上依然照常生活。
貧民窟,這不是社會問題,而是社會現象。
問題需要解決,但現象只可以理解及改善。現代主意建築大師 Le Corbusier 曾為里約實踐城市設計理論,以 linear housing blocks 規劃當地都市發展,政府亦曾增加公營房屋供應,試圖解決貧民窟問題。但貧民數目之多,任何解決方案只是牛毛一皮,杯水車薪。貧民窟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社區,不可能只看待為房屋問題; 取而代之,九十年代初政府接受貧民窟是難以取替,開始投放資源優化其生活環境,如於社區內興建醫院、學校及基礎設施,直接改善貧民基本生活需要。
旅程包括參觀里約市內一個大型市公園。由於經濟及政治因素,用了逾十年時間才建成。建造公園的建築工人起初於工地旁邊搭建樓房作臨時居所,經過多年時間,樓房數目倍增同時把整個公園包圍,公園落成後更演變成另一個貧民窟。這市公園最終成為了貧民窟的後花園,貧窮小朋友之樂園,甚至學校課堂的户外活動教室。儘管有更完善的規劃藍圖,也不及社區活生生的有機性,真正的因地制宜。
目前每年約有4萬遊客到訪里約貧民窟。筆者建議大家參加當地導賞團。導遊會先帶遊客到社區會堂暨遊客中心,建議在旁邊店舖買點手信。當地居民知道遊客來消費,做生意的一群會盡量確保外來人的安全。筆者買了個用膠袋織製成的帽,色彩繽紛、手工精細又環保。路上遇見一位年輕音樂創作人街頭賣藝,買了一隻他自家製CD,把巴西爵士音樂帶回家中細味。
最後這場奧運單車公路賽,結果比利時選手衝金成功。
兩度@建築平台
此文章刊載2016年8月《HK01 -建築平台》